|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执行信息公开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机构设置 庭审直播录播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 法治中国行 新修订《保密法》

 

浅谈数字法院业务应用系统

  发布时间:2015-11-18 15:58:28


根据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判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精神,齐齐哈尔市中级法院对各基层法院数字法院业务应用系统管理的基本问题提出具体要求,各基层法院于2015210前,将2014年未结的案件与2015年新收的案件全部录入数字法院系统进行管理。泰来法院严格按照指定标准录入案件相关信息,但录入案件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为及时改进工作,提高案件信息录入质量,现浅谈一下录入状况、出现的问题及整改建议。

一、各业务庭录入现状(截止2015331日)

庭室

已录案件数

应录案件数

相差件数

立案庭

1

1

0

行政庭

24

24

0

 

69

72

3

审监庭

0

0

0

民一庭

128

135

7

民二庭

16

15

1

城郊法庭

127

136

9

大兴法庭

130

137

7

平洋法庭

116

124

8

和平法庭

50

59

9

执行局

291

312

21

二、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各业务庭审判人员在思想观念中存在重审判,轻管理的问题,认为法院工作重心就是依法判案、公正办案,其他都是辅助工作,也就是信息化建设内在动力缺乏,审判人员对于如何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法院审判和管理工作中、如何用信息化促进法院工作的研究欠缺、不关心。认为信息化工作使用网络系统办公根本是增加其工作量,缺乏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所以审判员本人往往只是审理案件,案件相关信息的录入,由书记员进行,个别案件书记员并不完全熟悉,所以节点录入容易出现错误。                          

 2、案件分案不及时,包括立案庭分案不及时和进入业务庭后庭长分案不及时。立案庭在审查立案后,虽然能马上在数字法院业务应用系统中录入相关信息,但有时不能立即将案件分配到相应业务庭室,立案审批表填写也不完全。而业务庭庭长往往也是好几天才统一分一次案,不能随来随分,这样处理的话,在数字化系统中是立进来的案件是占用审限的,而案件审判人员不能将信息及时录入系统。

3、信息节点多,各业务录入不全。目前,每个庭室案件都几十起甚至上百起,每起案件如果想录入齐全,又有上百个节点,书记员一人录入全庭案件根本录不过来,结果忙中出错。现在问题最多的是录入信息时缺少最重要的信息,即案件裁判文书及庭审笔录,裁判文书要求录入有公章的正本,庭审笔录要求录入有当事人签字的现实庭审笔录,这在整个案件信息录入过程中无形又增加了难度,审判人员必须先将裁判文书和庭审笔录扫描后再插入到文档中,然后导入信息系统,直接导入电子版是不合格的。

4、数字法院业务应用系统本身也存在问题。案件统计与收结案统计数据不一致;查找某一审判员个人承办的案件情况时,在承办人一栏却包含其他审判人员的名字及承办案件;数字法院业务应用系统反映较慢,有时无法结案,无法归档,个别信息录入不进去,以及录入后无法修改。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1、强化思想认识。不仅要领导重视,审判人员也应重视,这是信息化工作上台阶的首要前提。解决思想上存在的误区,消除思想障碍,更新观念,使学习和运用信息化技术成为审判人员的自觉行为,法院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是由实际审判工作中的运用情况决定的,只有加强信息化工作在实践中的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2、强化统一的技术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一些审判人员在过去所接受的学习培训中信息技术知识不多,操作能力不强,案件信息录入操作难度较大,对于经常更新的操作系统无法及时适应,导致案件信息录入质量不高,难以得心应手地全面开展信息化建设,从客观上阻碍了信息化建设效果的充分发挥。我们要从实际工作和应用出发,加大全员培训力度。通过邀请上级法院的专业人员来院就案件基础信息录入等与日常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进行专题授课,使全体干警熟练掌握局域网操作的基本技能、软件使用,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培养一些既有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又熟悉相关法律知识,甚至具备一定管理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努力提高审判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和信息化素质。

3添置硬件设备,支持系统化建设。数字法院业务系统应用后,需要录入的相关信息增多,信息量加大,有些旧的电脑网速跟不上,所需电脑也要更新,以提高案件录入速度,特别是裁判文书和庭审笔录规定要扫描后录入,如果每一起案件都要去指定的微机室扫描后再回办公室录入,浪费时间,所以应给每个业务庭都配备扫描仪,达到案件信息能同步扫描录入。

4、对录入信息的完整度进行抽查。对于数字化法院系统,要求除了填入必要的收案、结案信息、司法绩效指标以外,对于诉讼费用、诉讼标的等非必要项目也要求录入,重点要求所有案件必须上传裁判文书和庭审笔录。密切跟踪系统动态。每天派专人负责数字化法院系统的监管工作,一旦发现有因为没有及时录入案件信息导致超期的情况,立即通知该庭室整改,并逐渐建立超期案件预警机制。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