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执行信息公开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机构设置 庭审直播录播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 法治中国行 新修订《保密法》

 

浅议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做好基层人民法院新闻宣传工作

  发布时间:2016-02-02 11:15:29


人民法院新闻宣传工作承载着将人民法院各项工作展现在公众视野的正面宣传及对负面舆论进行引导的双重作用,增强社会公众对人民法院工作理解和认同的外在“窗口”。目前,新兴媒体快速发展和普及,传统媒体环境下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俨然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人民法院新闻宣传工作的发展,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基层人民法院新闻宣传工作值得思考,笔者就此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基层人民法院新闻宣传工作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普及率及使用率越来越高,截至2015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48.8%,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农村网民规模达1.86亿。现阶段,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宣传工作越来越受重视,以笔者所在齐齐哈尔地区为例,一个中级院和16个基层院全部开通了官方网站,近两年官方微博和微信相继开通,法院网站的更新和管理日益成熟,但是基层人民法院微博和微信这些自媒体运用仍在不断的探索中,自媒体的宣传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基层人民法院的发表的新闻宣传稿件数量较多,但是在省级、国家级媒体发表的数量较少。现阶段,公众运用的自媒体就像一个时刻盯着人民法院的放大镜,工作如有瑕疵和不足,随之而来的是肆意的夸大和飞速传播,有的人甚至不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诉求,而通过网络来恶意传播关于法院的负面舆论,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舆论导向的引导,后果不堪设想。在新媒体环境下,基层人民法院的新闻宣传工作既面临着重大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二、  基层人民法院新闻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宣传工作重要性日益凸显,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但是基层人民法院的新闻宣传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新闻宣传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基层人民法院面临着案多人少的工作压力,从事审判业务的法官对新闻宣传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依然存在着“我只要干好审判工作就行,宣传工作是综合部门的事”的消极心态和想法,这种观念直接导致审判工作中好的新闻素材被忽略和埋没,不利于新闻宣传工作的长远发展。二是新闻宣传工作机制不健全。健全的工作机制能够正确约束和科学引导新闻宣传工作的发展,只有建立权责明晰,考评量化科学,能激发活力和积极性的工作运行机制,才能从源头上“激活”人民法院的新闻宣传工作。三是新闻宣传题材单一、影响力低。基层人民法院刊发的稿件以新闻动态或者典型案例为主,题材和宣传形式单一,在报纸、电视、电台为主的传统媒体领域发稿级别也不高,受众群体有限,导致影响力低。四是新闻宣传人员职业敏感性不强。互联网上各种信息纷繁复杂,不免有一些针对人民法院的不实和歪曲的报道,个别法院新闻宣传人员职业敏感性不强,没有把握好时机,没有在新闻点转化为热点之前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同时也没充分挖掘出本院可以作为正面报道的宣传素材,不利于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三、做好新媒体环境下基层人民法院新闻宣传工作几点建议

新闻宣传工作是链接社会公众与人民法院的桥梁,亦是人民法院提升司法公信力和司法形象的着力点,新媒体环境下,基层人民法院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迫在眉睫。

1.更新新闻宣传工作理念,积极调动干警参与新闻宣传热情。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宣传工作只是综合部门的职责,与业务部门不相关的观念已经落伍,新闻宣传工作是全体干警的职责,每个人都应积极发掘和寻找新闻宣传的素材,将我们在审判工作中对公正司法的坚守和对为民司法的坚持,通过新闻宣传形式传播出去,让民众认可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同时,每位干警都应成为公正司法新闻的传播者,让每一份裁判文书都是生动的宣传素材,让每一次公开庭审都是法治教育,让每一次接待都是法晰理的交流,积极营造人人参与公正司法新闻宣传的良好氛围。

2.开展多种形式学习和培训,提升新闻宣传人员的媒介素养。良好的宣传效果离不开高水平专业素养的支撑,因此,要特别加强对新闻宣传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基层人民法院要积极参加上级院组织的新闻宣传工作培训,同时,主动与当地媒体:报刊、电视台、广播等进行交流与合作,开展讲座、座谈、参观交流等形式的学习活动,不断提升基层人民法院新闻宣传人员的新闻策划能力、写作能力及舆情应对能力。还可以邀请党校的老师来授课,从专业角度来全面提升新闻宣传人员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

3.发挥自媒体影响力,构建多媒体“嵌融”式新闻宣传格局。自媒体有着即时、快速、低成本传播的特性,加之它庞大使用人群,可以说基层人民法院抢占自媒体的新闻宣传阵地十分必要,因此,要做好自媒体的更新工作,将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的正能量传递出去。基层人民法院应该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融合运用,二者不可割裂,传统媒体注重正面的新闻报道,新媒体可以积极打造人民法院与群众的互动交流平台,双管齐下,相得益彰,积极构建动态多元媒体“嵌融”式新闻宣传格局。

4.把握公众信息需求规律,推广多元化多视角新闻宣传题材。基层人民法院要认真研究公众信息需求规律,把握受众特点和接受新闻信息的规律,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传视角和宣传题材。针对普通群众,要用形式生动、语言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案例报道和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等题材和视角;针对法律专业人群,要采用逻辑严谨、法言法语专业的学术研讨等题材,积极引起法律人对法治信仰的认同和共鸣。基层人民法院不仅要注重官方媒体运用,也应提倡法官开展个人宣传,可以积极参与报刊专栏写作,电视、电台法治节目录制,网络访谈,开通个人微博、微信、博客向社会展示当代法官献身审判事业和对公正司法的执着追求的风采。

5.科学、法治引导舆论导向,建立全方位舆情监测评估系统。社会矛盾复杂交织,公民权力诉求和利益表达不断增强,但是,强烈权力诉求与利益实现渠道有时不够畅通,人民法院肩负着对社会各类矛盾的最后裁判和纠纷化解的重任,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十分重要。基层人民法院应建立起贯穿立案、审判、执行各阶段的舆情监测评估系统,针对敏感案件要做好舆情风险评估报告,针对苗头性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化解负面舆情。同时,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人员要每天对网络上关于本法院舆情进行搜集和监测,针对网络上已出现的新闻点要及时进行舆情引导,防止演变成热点问题,控制住舆情蔓延态势。

      6.完善新闻宣传工作机制,打造富有特色的新闻宣传品牌。

基层人民法院应该根据本院和地区实际,积极探索和完善新闻宣传工作机制,制定权责明确的工作运行机制和绩效考评办法,规范审稿程序和明确干警发稿数量;制定与媒体开展定向联络机制,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落实奖励机制,激发干警参与新闻宣传的积极性等。认真开展有本院特色的新闻宣传工作,采用动态消息和纵深报道、文字叙述和影像展示相结合的方式,打造识别率高、特色鲜明的新闻宣传品牌。以笔者所在法院为例,从2013年开始,积极开展以院训“民心如尺、法重如山”为主旨的村屯法官便民服务系列新闻宣传报道,相关稿件分别被齐齐哈尔市电台、平安龙江网、光明网和人民法院报等刊发,塑造了泰来法院“为民司法”的新闻宣传品牌,收到了良好的反馈效果。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