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执行信息公开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机构设置 庭审直播录播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 法治中国行 新修订《保密法》

 

怎样申请中止探望权?

发布时间:2016-06-02 09:34:30


问:怎样申请中止探望权?

答:探望权是指法庭授予无生活监护权的父母一方的、对其子女进行经常性看望的权利。通常情况下,只有在法庭审理案件后认为进行探视会严重危害子女的身体、精神、道德或感情的健康时,才会中止行使探望权。 

1、中止行使探望权的情形有哪些? 

《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中止探望权行使的法定事由,婚姻法并未具体列举,而是概括的规定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一般而言,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主要有: 
  (1)探望权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 
  (2)探望权人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 
  (3)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者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的; 
  (4)探望权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探望的; 
  (5)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 
   2、谁可以中止探望权? 

 未经人民法院判决,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及个人不得自行决定不让探望权人探望子女。中止探望权行使必须由有权提出中止请求权的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婚姻法解释()》第25条规定:“当事人在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过程中,请求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人民法院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认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依法作出裁定。” 
   3、谁有权向法院申请中止探望权?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 
   4、什么时候可以恢复探望权? 

 中止探望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