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执行信息公开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机构设置 庭审直播录播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 法治中国行 新修订《保密法》

 

情系民生,陪审为民

一名陪审员的陪审感悟

  发布时间:2016-11-08 08:18:55


我是泰来县人民法院的一名人民陪审员,虽然参与陪审工作只有一年的时间,却深刻感受了陪审工作的光荣、责任的重大及陪审工作的意义。人民陪审员不仅具有“代表人民审判”的特殊身份,更具有“代表人民监审”的特殊地位。

原来没接触法院工作时,听说过社会上的传言:法官就是“吃完原告吃被告”。自从当了人民陪审员后,才知道法官工作的辛苦及不易,消除了对法院工作的误解和片面认识。开庭前,法官是要做大量工作的,不仅要向当事人送达开庭传票等法律文书,更要反复审阅案卷材料,吃透案情。为了正确驾驭庭审,法官既要归纳整理争议焦点,理清庭审思路,还要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四处调查、核实……这一系列工作不知法官们没日没夜地研究了多长时间,不知消耗了他们多少个节假日,只为在开庭时能够做到公平正义的审判,只为能够依法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法官在接手一个案件时,考虑的不仅仅是要作出公正的审判,还要从情、理、法的角度作当事人的调解工作,减少诉讼程序的对抗性,化解社会矛盾,修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我清楚地记得泰来法院城郊法庭的任红法官,为了成功调解一起离婚案件,不厌其烦地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还得把握好当事人微妙的心理变化,寻找调解的突破点,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通过这件事我觉得,法官不仅仅是一名公正无私的法官,更像是当事人的朋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调解矛盾。法与情的结合,拉近了法官和群众的距离,通过调解达成协议,无须针尖对麦芒,让我更明白了审判其实只是一种方式,解决问题才是目的。陪审工作让我更加理解和支持法院工作,增强了对司法的信心。

没从事陪审工作前,我认为陪审员不过就是一个“陪衬”而已。参与了几次的陪审后,才知道陪审的真正意义。陪审的关键是要听听外行普通老百姓的意见,将人民朴素的思维和情感合法地融入到审判之中,用人民群众的常识来参与每一次的审判。因为理性可能存在于民间,而不仅仅存在于书本上;因为百姓代表着大众,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一年来,我真切感受到泰来法院真正发挥了陪审员“陪而审,审而议”的作用。今天我可以骄傲地说:我是陪审,不是陪衬,我代表着人民的利益。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陪审员,光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司法的权威源自于人民对司法公正的信仰,这就需要不断加强有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多参加相关培训,多参与案件陪审,总结陪审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我要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为推进司法民主作出应有的贡献,做一名人民群众满意的人民陪审员。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