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推荐、报送、考核等程序,我于2014年11月被泰来县人大常务委员会任命为泰来县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履职多年,深感责任重大。这些年参审案件近300次,由原来不了解人民陪审员的工作,到熟悉并胜任人民陪审员工作,我确实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受,收获很多。
我认为,作一名合格称职的人民陪审员,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还要具有强烈的正义感、道德感及社会良知,同时,如果不掌握相关的法律专业知识,就很难对所审理的案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庭审和合议时也难以发表有价值、有针对性的意见,更无法实现在法律框架内与法官思维互补和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依法调解职能。
基于上述认识,担任人民陪审员之后,我把学习相关的法律专业知识摆在重要的日程,除完成本职工作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主要采取以下方式学习:
从他人经验中学习。积极参加法院组织的各种培训、讲座和庭审观摩,并认真写笔记,还挤出时间,多次旁听法院开庭,从中学习法律知识和驾驭庭审技巧,事后通过反思、研究来消化吸收。
从书本上学习。自费购买了几十种法律书籍,无论工作多忙,也要保证每周的自学时间不少于10小时。通过几年来的自学,法律业务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参加庭审时对复杂案件不再有一头雾水、茫茫然的感觉,底气明显增强,对不少案件能够做到对案情、性质、证据采信、适用法律作出独立分析和判断,合议时也能够提出较有份量的合议意见。更重要的收获是学会了以人民陪审员的独特视角,从法律层面和社会道德标准两个方面去思考,努力做到既维护法律的尊严,又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从实践中学习。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人民陪审员,我珍惜每一次陪审机会,认真向每一位法官学习,认真总结审判案件的工作经验。每次庭审前我都认真阅卷,努力分析吃透案情,认真分析证据的关联性、真实性与合法性。阅卷后,不管回家多晚我都要查找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在法律衡量的基础上,我还根据案情,从社会道德、社会良知和当事人的权益等角度去思考,形成自己对案件的分析和判断,不断积累办案经验。
回顾几年来的人民陪审工作,我担负了属于法官的光荣而神圣的职责,依法参加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同法官享有同等权利,这是人民赋予的权利,也是人民的重托。今后我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化解纠纷,减轻群众诉累,让群众更加亲近司法、相信法院,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