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泰来法院的一名人民陪审员,2017年1月,我参加了泰来法院组织的人民陪审员庭审观摩活动。这次庭审的案件,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由民间经济引起的民事纠纷。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庭审,最后双方当事人在合议庭的主持下,决定庭外和解来解决这次纠纷。我想谈一谈对这次庭审观摩活动的心得体会,和各位人民陪审员共勉,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对庭审的有关程序及庭审纪律和礼仪有了进一步了解,懂得了如何出庭,出庭应该做什么,注意哪些事项等等。
2、人民陪审员要对庭审案件有所了解,要孰知案件的发生缘由,引导双方当事人解决纠纷,避免让自己成为“陪而不审”的一种陪衬,那样达不到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的最终目的。
3、在庭审过程中,人民陪审员更要仔细的聆听双方当事人的辩论,理解他们的观点,把握他们的心理,认真分析案情,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协助审判法官公正判案。在合议庭要积极发言,独立思考,认真履职,虚心学习,努力做得更好。
4、对已经结束的庭审,也不能结束我们对案件的思考,和审判法官共同探讨,找出案情发生的社会背景,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有针对性的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要做到以上几点,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力求上进,要做好以下几点:
1、人民陪审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人民陪审员进行审判活动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及政策水平与素养的综合,是人民陪审员根本性的素质。
2、人民陪审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就是陪审员的心理修养,在司法审判中人民陪审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的分析案情及审判过程,敢于伸张正义,关注弱势特殊群体,树立人民陪审员的良好的形象。
3、人民陪审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当代人的最基本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人民陪审员的文化水平的高低,对陪审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4、人民陪审员也要有较好的业务素质,努力学习法律法规,研究最高人民法院的案例,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正确陪审案件打下坚实基础。
5、要处理好陪审工作和日常生活工作的关系。人民陪审员大部分是业余性质的,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我们要能够做好计划和安排,要取得单位和领导的支持,才能更好地履行司法审判的陪审任务,又能出色的做好自己本单位工作。
6、人民陪审员要对陪审工作有一种使命感和光荣感,要做好法律的宣传者和践行者。人民陪审员在司法审判陪审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量的形形色色的案件,这些案件都是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作为一名人民陪审员,就有义务把自己所学到的有关法律知识,接触到的典型的审判案例,经常性的、有意识的对社会公众进行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