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阅读了金一南讲授的《苦难辉煌》这本书,读书的过程真是让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那一幕幕、一场场历史的画面展现在我的眼前。从1927年4.12蒋介石叛变革命,使千百万共产党员人头落地,到8月1日南昌暴动的枪声、秋收起义的火种、井岗山上的红旗;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到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后到达陕北,国共第二次合作,写的是波澜壮阔、荡气回肠、九死一生。读后,使我对中国革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深深地体会到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伟大,那真是用千百万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新中国,是那些革命的先驱用他们的智慧、他们的意志、他们大无畏的勇气建立了一个新中国,从而也知道了他们为什么伟大。这本书表现的就是中国革命史最重要的一段。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苦难史。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主义这座大山,但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两座大山,依旧压在贫苦大众的肩上,国家依旧千疮百孔,军阀割据,日寇侵华,民不聊生。辉煌往往与苦难相伴,而只有历尽艰难,才能像凤凰涅盘,重获新生。
正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1921年,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仅有50多人的小小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很少有人想到,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那个弱小的、被无数困难挫折所围绕的部队能够完成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长征,没有人知道为什么面对如此多的苦难,中国共产党人还能继续前进,答案我想只有那些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他们正背负着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
我心里很感慨,想想我们现在,口袋富足了,精神却匮乏了,房子变高了,灵魂却渺小了。我们看着历史,却在忘记过去,重温党的苦难,洗涤我们的心灵,鞭策我们的灵魂。
在我的脑海里记忆最深的一句话是《苦难辉煌》开篇的提问:“我从哪里来?我们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引领着我思索:生命的价值是什么?一个共产党员的最终价值又是什么?
我禁不住地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们,在历史重大关头不畏艰险,勇于承担救国使命,突出重围,杀出血路,最终夺取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的希望,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们?我想支撑他们的一定是共产主义信仰,是新中国必胜的坚定信念。正是当年那些拥有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的共产党人,在经历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内部的争论妥协、队伍的弥合分裂、以及万里长征的艰难跋涉之后,以巨大的牺牲保存了革命的火种,带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
除此之外,还有吗?
还有,我觉得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必胜决心与坚强意志。面对南昌起义即将崩溃的部队,朱德同志力挽狂澜,他激励部队,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前途;黑暗也是暂时的,共产主义必定胜利。在面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同志们情绪低落到谷底的时候,他指出了光明的革命前途,增加了同志们的革命信念,保住了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从此以后,星火燎原,这支南昌起义余部发展成为了所向披靡的人民解放军。
先辈们的那种信仰、那种决心、那种坚强的意志力,不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吗?在和平发展成为主旋律的今天,我们国家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纷繁复杂的,实际中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前面并没有一条洒满鲜花的道路,相反,需要踏过一片片荆棘,迈过一道道门槛,所有的未来都还需要我们去创造。
因此,通过阅读《苦难辉煌》,使我再次深刻地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而在今天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不动摇,更加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依然是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
而对于我们法院人来说站在祖国全面复兴的节点上,我们承载着是推动中国法治进程的伟大历史使命,当然我们也会看到我们离法治的目标还有距离,深层次的改革大幕即将拉开,法治发展的前路还有许多挑战,但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我们应该相信法治是凝聚社会的共识,因为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更应该相信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因为一代又一代的法院人用努力与汗水完成着自己的使命,用青春用热血甚至用生命捍卫着法律的尊严,
回想从2006年考入法院至今已有11个年头,在坐的很多同仁都是我的老师,是你们,使我一点点成长,在此我要感谢各位领导与同事们,是你们用精神与行动引导着我前行,鼓励着我成长。而坚韧不拔、厚德尚法、勤廉务实的法院精神也会薪火相传感染着一代代法院人拼搏奋斗,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法院更加精彩辉煌的明天而共同努力,为新中国的法治进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