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都听过这个故事,传说,有一次,梁武帝要张僧繇为金陵的安东寺作画,在寺庙的墙壁上画四条金龙。他答应下来,仅用三天时间就画好了。这些龙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简直就像真龙一样活灵活现。张僧繇画好后,吸引很多人前去观看,都称赞画得好,太逼真了。可是, 当人们走近一点看的时候,就会发现美中不足得是四条龙全都没有眼睛。大家纷纷请求他,把龙的眼睛点上。张僧繇解释说:"给龙点上眼珠并不难,但是点上了眼,这些龙会破壁飞走的。" 大家听后谁都不相信,认为他这样解释很荒唐,墙上的龙怎么会飞走呢?很多人都认为他在说谎。张僧繇被逼得没有办法,不得不答应给龙"点睛"。他当着众人的面,提起画笔,轻轻地给两条龙点上眼睛。奇怪的事情果然发生了,他刚点过第二条龙的眼睛,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四起,雷鸣电闪,在雷电之中,人们看见被"点睛"的两条龙震破墙壁凌空而起,张牙舞爪地腾云驾雾飞向天空。
后来便有了流传甚广的“画龙点睛”这个成语了。今年是建党九十九周年,在即将迎来党的九十九周年华诞之际,我想围绕这个成语展开,谈一谈我党九十九年的风雨历程。
美国之父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如果说,生命力使人们前途光明,团体使人们宽容,脚踏实地使人们现实,那么,深厚的忠诚感就会使人生正直而有意义”。
1921年7月,在上海诞生了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也许那个时候没有人会想到,这个政党将会改变中国历史的进程,将会用鲜血铺就华夏文明之路,将会用忠诚为中华之龙点“睛”。
谁也不会忘记,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着英勇不屈的中国人民,博击长天,战胜了一次又一次惊涛骇浪,八年抗日战争,四年解放战争,推翻了三座大山。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谁也不会忘记,无数革命烈士,在共产主义信念的支撑下,抛头颅,洒热血,用满腔炽热的鲜血和忠诚染红了猎猎飞扬的党旗。夏明翰面对屠刀高唱“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方志敏身陷牢狱,写出了使每个中国人为之动容的《可爱的中国》,倾注了共产党人炽烈的爱国情怀;陈铁军、周文雍将敌人的枪声作为婚礼的礼炮,相拥走向刑场从容就义……他们头可断,身可死,共产主义信仰永不丢。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他们将人生的支点牢牢地架在了鲜红的党旗下。雷锋、焦裕禄、郑培民、牛玉儒……一个个广为人知的名字,每个时代共产党员的象征,他们的形象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一面旗帜,一座丰碑,一首永远吟唱不息的赞歌。
是什么力量驱使着他们为共产主义而奉献终生,是什么精神让他们一如既往的跟党走。答案就是埋藏在他们心中的那两个字——忠诚。中国共产党用着他独特的魅力团结着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完成不同的历史任务。党员的忠诚是党不断前进的动力,是打造这支威武之师的根本。
牛玉儒:他是人民的贴心人,他是最有激情的干部,他说:“政绩要领导认可,更要群众认可,心里总是揣着群众,谋事不求官”。
周国知:他用生命谱写为民曲,他是一个敢干难事的人,他的心里总是装着特困户,他从来不占公家便宜,他最后倒在了“消岩”、“消茅”工作中。
马祖光:他奋斗了一生奉献了一生,他为中国人争气,他淡泊名利,甘当人梯。
任长霞:她被称为巾帼警魂,她的胆识与忠贞相伴,她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还人民一片晴空。
许振超:他从工人到桥吊专家,他说:“咱工人是码头的脊梁,咱中国工人有志气,咱工人要做能工巧匠,咱们就是要赶超世界第一”。
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正在用自己青春无悔的激情和至死不移的忠诚让共产党这个名字更加的响亮,更加的充满活力。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
九十九年,峥嵘沧桑.回首眺望所走过的历程,却是那样的曲折.还记得卢沟桥事件吗?还记得皖南事变吗?还记得南京大屠杀吗?还有秋收起义、遵义会议、延安窑洞……,在那血雨腥风的年代里,无数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才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安宁.谁说红旗不是用英雄的鲜血染红的,谁说共产党员不是站在历史的尖端救民于水火之中.
九十九年,丰功伟绩.是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举起了明灯,照亮了中国的出路,指引中华儿女用鲜血与汗水铸就只属于中国的奇迹。我们的党用忠诚谱写中华民族新的篇章,改革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各行各业朝气蓬勃,全国各地欣欣向荣.三峡水电工程,高原出平湖;青藏铁路,天堑变通途;香港、澳门回归,血洗了百年耻辱;载人航天成功,国人倍感骄傲。
九十九年,弹指一挥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党经历了只有短短的九十七年,九十九年里,有过风雨,有过挫折,有过求索,也有过喜悦.如今,你从起初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八千多万人,我懂得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我懂得了我们的党是真正可以信赖的,我懂得了党员们用忠诚为中国这只巨龙点上了“眼睛”,让它变得熠熠生辉,充满活力。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关键收官之年。谁曾想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了我们全力冲刺小康社会原有的节奏。这场疫情暴发于交通最为便利的“九省通衢”的湖北武汉,而更令大家瞠目的是疫情扩散在人员迁徙最多的春节假日,此次疫情是有史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它足够载入史册。
疫情的严峻没有让国家和民族退缩,经历了疫情了洗礼,中华民族更加凝心聚力、紧密团结。在疫情面前,9000多万党员发挥了积极的榜样、带头作用。“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举国上下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不仅有力有效控制住疫情、成功扭转了局面,而且还帮助世界上多个国家抗击疫情,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令国人难忘,也让世界赞颂,再次展示了强大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取得这么显著的成果,除了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人民参与等重要的因素以外,还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有力支撑和激励。
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令国人难忘,这场战“疫”奏响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交响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时代战“疫”精神,使得战“疫”记忆沉淀为永久不忘的民族心史。
疫情终将过去,但疫情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永远无法抹去,中国战“疫”累积起来的战“疫”精神,更成为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再一次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它将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精神、女排精神等一起,载入史册,鼓舞今人、激励后人。
作为当代一名法院工作者,我能为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做的很少很少,而我真正能做的就是早日成为中国共产党这一神圣组织的一员,踏着前辈的脚步继续走下去,学会对党忠诚,对国家忠诚,对民族忠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名法律工作者应该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中国这条巨龙已经沉睡了很久,是时候需要我们接过前辈的画笔为它点上那至关重要的一笔了,有了我们这一笔,中国巨龙必定破壁而出,直冲云霄,闪烁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