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铃铃…,清脆的电话声打破了宁静的午后,电话是一位叫孙某某的当事人打来的,她非常着急的对主审法官说:“丁法官,我不告了,我们两口子和好了,我们不离婚了。”丁法官如释重负般放下电话会心的笑了。
近日,泰来县法院审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原告孙某某与被告李某某于2015年在一起打工相识,恋爱半年后于同年9月21日登记结婚,婚后生育了一名可爱的女孩,后因双方婚前认识时间较短,彼此缺乏了解,外加被告性格和脾气不好,经常为一些家务琐事与妻子发生争吵,导致妻子产生了想要离婚的念头。2019年5月,孙某某返回泰来县娘家不归,双方分居生活。2020年3月,原告孙某某起诉被告李某某要求离婚。
“咚”,伴随着清脆的法槌敲击声。原告孙某某诉被告李某某离婚纠纷一案现在宣布开庭。主审法官怀着复杂的心情查阅着原被告庭前提供的证据材料。因为原被告的婚生女孩今年刚刚2岁,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根本不明白即将发生什么。在开庭前主审法官就对双方做了大量调解工作,进展不大、效果也不明显。只好转为庭上调解,在庭审中,二人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孙某某指责李某某脾气不好、不尽家庭义务甚至经常很晚回家怀疑李某某在外面有人了。被告李某某答辩说:“我每天为了这个家庭起早贪晚,工作压力大,偶尔脾气不好希望你能理解。有时候晚些回家是在外面兼职当代驾司机,就是为了多挣一点钱吗,让你们娘俩过上更好的生活吗!”主审法官了解了相关情况后,经过悉心的调解,但是原告孙某某还是不肯放弃离婚。主审法官只能按照庭审程序往下走,调查双方夫妻感情是否彻底破裂、婚前个人财产、婚后共同财产(债权)及共同债务和如果离婚的情况下婚生女孩由谁抚养等情况。
经过三小时的庭审,丁法官基本掌握了相关情况。“咚”,宣布休庭,择日进行二次开庭。因为原告换了手机号码,被告想和原告进行沟通就成了难事,一周后,丁法官将双方当事人叫到法庭,进行二次开庭,关于案件的事实已经在第一次庭审中几乎调查清楚了,本次开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调解,为了挽回这个家庭。同时也是给被告李某某联系孙某某机会。经过丁法官一再的调解,孙某某终于同意了将联系方式给了李某某,庭审就像一次家庭聊天,丁法官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婚。庙拆了可以再盖,而毁人一桩婚,是毁了一个家庭上下三代人的幸福,造成的痛苦和过失无法弥补。”
一周后,本案进行第三次开庭。双方当事人没有之前两次那样面红耳赤,双方经过两次调解已经基本消气了,外加上法官的诚心打动了双方当事人。庭审比较顺利的完成了,孙某某终于能听进去李某某的解释。
经过三次庭审,外加上审限的限制,主审法官已经将民事判决书制作完毕,放在自己的抽屉里,始终没有签发。就是为了给双方一段时间考虑时间。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丁法官终于接到了原告的电话。当天下午双方当事人携手来到法庭,递交了撤诉申请书,同时丁法官将写好的离婚判决书销毁。双方当事人连连道谢,表示:“如果没有丁法官这几次精心的调解,我们现在早就离完婚了,女儿也成了单亲家庭了,谢谢您丁法官,是您挽救了我们这个家。”
临别时,丁法官语重心长地叮嘱:“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珍惜彼此之间的缘分。作为夫妻就应该相敬如宾,少一些抱怨,多一点理解,少一些牢骚,多一点感恩!你就会离幸福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