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执行信息公开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机构设置 庭审直播录播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 法治中国行 新修订《保密法》

 

泰来法院干警抗洪记实

  发布时间:2013-08-27 14:39:50


 

今年进入八月份以来,由于雨季到来和上游泄洪等原因,嫩江流域的大小河流均超过警戒水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816日前后,洪峰第一次经过齐齐哈尔,沿岸干部群众进入高度警戒状态,泰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泰来县人民法院积极响应号召,从811日开始,便组织干警投入到协助政府防汛抗洪的工作中来。泰来法院的防汛抗洪地段是泰来县汤池镇四间房地区,按照院党组的统一部署,法院全体干警组成了五个工作组,每组十余人,由院长带队,每日轮班前往负责地段开展工作。

我们这只法院小组815日早上七点驱车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到达汤池镇政府驻地,简单协调之后载上镇政府的干部继续向汛情严重的四间房村进发。路上大家认真讨论近期的汛情以及工作进展,水位还在上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是无论前线还是后方的人们都在积极努力开展抗洪工作。到了村支书家车子停了下来,我们进屋休整,更主要的是为了等待村里的干部。支书家的陈设也十分简单,都是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园子里种了些家常吃的蔬菜,估计由于抗洪压力无暇照顾,园子十分凌乱,蔬菜长势也不好。不一会儿支书带着村干部回来了,支书担心大家没吃早饭热情地招呼大家吃新烀的玉米,为了留更多的粮食给安置点的民众,大家拒绝了这份好意。沟通之后支书给我们重新分组,我和两位镇干部以及一位村干部组成了一个工作小组,穿好随身携带的靴子就立刻出发了。

泥泞的村路。炎热的天气。疲惫的身体。

我们走进第一家,院子里有一条狗,看见我们几个陌生面孔汪汪地叫。一辆农用车,车上满载着捆绑好的树枝,没有别的贵重物件了。我们敲门进屋,屋里只有一个衣柜和几件日常炊具,一位妇女朝我们走来,我们刚介绍几句他就明白了,显然是之前有工作组来过了。我们向妇女了解家庭人员情况,这家男的在大坝上护堤,女的在家做饭,孩子已经送到亲戚家暂住。我们规劝她用车将树枝条转移到安全地带,她也表示理解,答应下午让男人回来把车开走。我们还规劝她也转移到安全的临时安置点,家里男人护坝的间隙可以到安置点吃口饭,她说:“安置点那嘎达有点儿远,我家那口子干活挺累了,还是回家吃饭方便点儿,也顺口儿,万一出事儿我们俩轻手利脚也好转移。”大姐说的也很诚恳,我们也没再勉强,上面的情况一一记录后向下一家进发,大姐送我们出院嘴里不断说着感谢的话。

由于雨水冲刷和车辆碾压,村里的路泥泞难行,我们几个只能步行前进,几家走下来就已经汗流浃背。途中还要躲避蚊虫的侵袭,苦不堪言。但是一想到能为百姓做事、为政府分忧,我们顿时心满意足、无怨无悔。

第十三家姓李,家里也养了狗。院子里有一辆农用车、一个车斗和一辆小汽车,窗前放着两个大铁架子。看到这么多财产没有转移大家都很着急,小组曾经来过的一位同志说这家是开麻将馆的,进屋一看果然如此,几个麻将桌被一些椅子垫起来,显然是为了防备洪水侵袭。我们马上了解情况。一位老年妇女向我们介绍,家里有七口人,两个儿子在坝上护堤,大儿子离婚,留下一个五岁女儿在家,二儿媳去亲戚家暂住,老伴儿看家,自己在家做饭。没想到这么多人还没有转移,我们心里更是阴云密布。我们规劝老大爷带着孙女也去亲戚家暂住,留下老伴儿在家做饭,由于孙女的执拗两位老人不同意我们的方案,为了群众安全我们几个循循善诱地劝导,讲了严峻形势,讲了关系利害,讲了政府的政策,二老终于被我们负责任的精神所感动,表示下午该走的就走。老大娘几次说:“我得留下来做饭,洪水来了我比年轻人跑的还快呢!屋里家具我们要放在窗前的铁架子上,垫起来就没什么事儿了,车子拉点值钱东西也就要开走了。”我们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一一记录在案,为了下次回访我们记下了这家电话,道别后马上向下一个目标进发。

我们正在路上,一位头发花白、步履蹒跚的老大娘向我们这个方向走来,小组里的一位同志自言自语道:“这个张大娘怎么还没有转移呢?”我们走上前去了解情况,原来大娘故土难离,但是她笑着指了指路边的汽车说:“这是我儿子的车,明天我儿子就开车把我拉到亲戚家了,放心吧!”我们查看了她家的历史记录,也把今天的情况作了记录,嘱咐了几句就告别了这位大娘。

最后一家我们去的时候屋门紧锁,大家有些失望,档案记录显示主人姓刘,家里只有老两口,我们并不放心,决定在路边的树荫下等人回来,蚊子依然四处纷飞。园子里的西红柿已经熟透,一串串如红灯笼般煞是可爱,虽然我们又饿又渴,但是都不忍心去摘老乡的果实,心里想着坚持就是胜利。我出去路口张望几次,都不见来人的身影,不免心生焦虑。过一会儿两位老人突然进院开门,其中的老大娘见到我们主动打招呼,显然已经熟识我们小组了。问起没走的原因,他们表示经历了九八年洪水,已经掌握了洪水逃生的经验,届时转移就来得及。虽然是最后一户,我们依然耐心向她介绍当前的汛情以及政府的好政策,劝导她们去临时居住点暂避危险,那里的条件也在逐渐改善,设施比较齐全。经过之前工作组的努力,这家的财产转移的比较彻底,连饭锅都拉走了,可见其防汛的坚定决心。二老看出了我们的饥渴和疲惫,摘下了好多柿子给我们,我们让不过只好每人吃了一个解渴,其余的告诉她们可以拿到安置点留给那里的人吃,我们一再道谢,特别夸奖了两位老人的防汛精神,两位老人也表示一如既往支持政府的工作,明天他们也要去临时居住点暂避,我们记录下情况后满意地离开了。

圆满完成上午的任务后,我们小组已经饥肠辘辘,徒步返回支书家,然后和大家一起乘车前往安置点。大家在车上议论上午的工作进展,有走访二十几户的、十几户的,总的来说比较顺利,但是个别也有困难,工作还要继续开展。从电视上我们还了解到,部队也在国堤上全力固守。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安置点,这里原来是一个小学,现在被政府改装成临时安置点,在政府和民众的努力下,条件在一点点改善。我们几个小组到达后,别的小组和转移群众已经在食堂吃完饭了,一个豆角和一样凉菜,主食是馒头,我们本来还打算汇报工作,带班领导关心地催促我们抓紧吃饭,我们心领神会,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安置点宿舍是由学校教室改装成的,用木头搭成的长排大炕,被我们戏称为“社会主义大炕”。宿舍主要给群众临时安居,工作组也可以在这里临时休息,我们法院小组吃过午饭也在这里打个盹。这段时间里,有两对老年夫妇带着被褥也住了进来,为了让群众休息好,我们几个又往一起挤了挤。安置点已经制定了规章制度并且放置在显眼位置,看得出来,安置点的管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下午法院小组的任务主要是协助镇政府干部处理安置点里面的工作,我的任务是引导与指示群众办理临时居住手续,其他的同事有的负责帮助老乡搬运行李、登记信息、打扫屋子以及屋内布置等等,大家有条不紊地做自己的工作,热情丝毫不减,都觉得自己在做着有意义的活,为临时遇到困难的、可爱又淳朴的人民群众。在勤劳的工作中法院小组和这里的干部群众都结下了“战斗”的友谊,大家遇到困难一起沟通、一起思考、一起讨论,默契配合,互相帮助,临别的时候已经有些依依不舍。傍晚时分,我们这支法院小分队回到了县里。

在这次防汛任务面前,法院干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搞强制命令,通过耐心的宣传、解释和规劝,向群众传达临时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达到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任务。在这次防汛任务面前,法院干警和群众更加团结,大家传承了“九八抗洪”精神,我们尽全力帮助群众,群众也十分配合我们的工作,每次接触他们的眼里都充满了感激。在这次防汛任务面前,法院干警也加深了与群众的感情,身体力行地践行了司法为民的宗旨,执行了党的群众路线,内容充实而且意义深远。

在这场抗洪防汛的硬仗中,我们一定能战胜困难,最终取得胜利!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