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来县人民法院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准确把握党建引领与高质量发展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持续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融共促,深植“五牢记、五融合”实施体系,推动引领泰来法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一、培根铸魂传红心。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深化政治铸魂,厚植思想根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一是打造党员教育“红色矩阵”。把党建活动室、图书角、楼道走廊等资源整合,打造开放式共享型党建活动场所。二是建好党员教育“红色学堂”。依托江桥抗战纪念馆、张平洋抗日革命事迹展厅等本地红色资源,开展“行走中的党课”,实现沉浸式红色教育。三是落实好传帮带“红色导师”。部门负责人与“95后”新锐缔结“成长之约”,以老带新加强指导,传授经验。为青年干警选配“红色导师”,及时在政治上解惑、思想上解压、业务上解疑、生活上解困。
二、厚植情怀守初心。始终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用完成“急、难、险、重”工作任务来检验党建工作成效。一是优化护企营商好环境,做发展大局的服务者。围绕全县发展大局,组建“安泰护企”分队,开展访企问需活动,梳理企业提出的司法需求,提出惠企利民12条举措。由党员干警牵头开展银企同堂培训2次,组织金融类案件旁听庭审活动2次,建立“人民法院+金融机构调解服务站+辖区银行”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模式,在建设银行设立金融调解服务站,推动金融纠纷前端化解。二是展现为民惠民凝聚力,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践行为民宗旨,组建“安泰护民”分队,由党员干警牵头开展老弱妇幼残权益保护、整治欺诈骗保、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等,用履职实绩解民忧、暖民心。大兴法庭为行动不便当事人开通绿色通道,在当事人家中开庭审理案件。和平法庭积极推进家事法庭建设,发挥法院解决家事矛盾、修复家庭创伤职能,化解家事纠纷96件。三是找准社会治理发力点,做法治建设的宣传员。以党建统领社会治理、普法宣传,组建“安泰法治”宣讲队,让青年党员干警既当业务办案员又当党建宣传员,综合运用公开庭审、公众开放日等方式,及时向公众传递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臻于至善铸匠心。以高质量党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把党建要求落实到每一个案件的每一个环节。一是建立梯队帮扶传帮带培养机制。推行“1+1+1”(1名青年干警+1名法官+1名班子成员)的人才组织和培养、锻炼模式,在道德品质、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工作方式等方面全方位指导,提升其综合素能。二是细化审判工作角落。重点突出,全面开花,在各岗位设立“党员先锋岗”,在立案诉讼服务窗口着重打造“丹心”诉讼服务,并与诉前调解工作室充分融合联动,整合立案服务、纠纷调解、来访接待、法律咨询等功能,为诉讼当事人和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智能化、规范化、体系化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三是强化警示教育筑牢廉政思想防线。结合主题党日活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工会活动,组织开展家属促廉、廉政知识问答等清廉主题活动;常态化开展廉洁党课、节前廉政提醒等活动,使全体干警警钟长鸣,法规常学。
四、互融互促持恒心。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发展“双轮驱动”,让党建成为审判发展的“定盘星”和“压舱石”,增强法院工作战斗力。一是明确责任,实现身份互融。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优化支部配置,明确支部书记由业务条线负责人担任,在党建和审判业务工作中推行“双承诺”“双体检”“双评价”机制,实现党建、业务“一肩挑”“双过硬”。二是细化措施,实现谋划互融。通盘考虑党建工作思路与部门工作要点,制定部门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实现党组织功能与办案职能相融互促。将“第一议题”和党建工作延伸至部门会议,将政治理论学习、部门党建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三是突出考核,实现激励互融。将业务工作纳入民主评议党员考核项目,做到党建业务联考。坚持“双过硬”标准,评选优秀法官必须政治素质硬,评选优秀党员必须业务能力硬,引导干警在平时注重加强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能双向提升。